




「今天都還好嗎? 」是我最常問大學伴的問題,聽著他們的分享,有好有壞,好的我就繼續鼓勵他們,也會跟他們說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不要害羞!上課狀況比較不好的,先安撫大學伴的情緒,也會和大學伴一起討論,上課的教材或設計可以怎麼修改,我很高興可以為他們提出我小小的建議,跟他們分享我教學經驗,看著他們教學上的進步,聽著他們跟我分享小學伴的趣事,他們開心使我也不由自主地開心起來,本來在距離上相隔遙遠的兩座城市,因著這樣的計畫,人們的心更加地貼近彼此,也更能了解不同地方的生活,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那最單純和真誠的情感。我不曾後悔過加入數位學伴,唯一讓我覺得後悔的就是太晚加入了,我還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也願意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不論我們身在何處,學習是永不停止的,學習不無趣只看我們如何定義,每次大學伴告訴我,他不知道設計怎樣的教材才有趣的時候,都會想起曾經的自己,我曾經也那樣的徬徨跟無助,我都提醒大學伴如果是你自己,你會覺得這樣的課程有趣嗎?既然連你自己都無法被打動,更何況是這些孩子,不要嫌麻煩你需要花時間去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每一個孩子在求學的過程中,會遇到無數的老師,或許我們只是這個過程裡一個小小的過客,但我們仍要把握並守住那短暫的時光,或許我們的努力也能深深地影響這孩子,我們不是要一個好成績,而是要孩子去發現學習的樂趣,求學的路還很長,走的遠又走的扎實才是最重要的。
東海大學-王加憫帶班老師
成為帶班老師最幸運的事,就是能親身感受陪伴帶來的溫暖。數位學伴的小故事,都讓心底有一股暖意流淌。從一開始的「小學伴有點害羞」、「他不太理我」到後來「他今天跟我分享在學校的故事」、「他說今天被老師罵,老師很兇」以及「姊姊你今天很漂亮」,都能明顯聽出因為陪伴,小學伴漸漸對大學伴賦予信任。生活總是忙碌,走得太急,容易在路上丟失一些情感。但在數位學伴,在那每一個溫暖的小故事中,我發現感動和幸福可以很簡單我不確定我的生活帶給了大學伴們什麼,但我相信,每個人一定能從我們生活的交集中,獲得不同的收獲。
國立成功大學-楊舒如帶班老師
一開始參與計畫是擔任大學伴,透過網 路來與學習端的孩子做遠距的教學,過去少有教學經驗,我在這當中也不停地摸索和了解,也遇到許多挫折和沮喪,確實感到十分失落!我會透過教學日誌尋求督導的協助,去調適自己並且藉由反覆的練習與嘗試,慢慢地能和小學伴建立良好的關係,也更懂得小學伴的需求,更知道要如何與小學伴一起去學習、去努力。也因為這些努力被當時的督導及助理看見,大三的時候,自己也成為了督導,在不同的位置,責任也就不一樣了,但是依舊是希望能讓小學伴從中成長和學習。因為自己有過大學伴的經歷,能更了解到大學伴容易出現的盲點及困惑,我也會與大學伴分享和討論可以做哪些改善,每次有一點點的嘗試,也許結果就會不一樣。現在看見每位大學伴就如同看見當初的自己,而我也會時時提醒自己,要多給予大學伴們正向的回饋,透過鼓勵和支持,希望能促進大學伴們在教學上的熱忱和自信心。
國立東華大學-劉昱彣帶班老師
從數位學伴大學伴的教學與陪伴中走到帶班,以一個不同的視角進入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此為甫為帶班老師的我對自己的期許。帶班老師所對應的是二十個大學伴與二十個小學伴,以教學日誌為媒介參與這二十對生命的互動,看著一則則敘說彼此互動過程的日誌,在夜晚中寫下字字句句的回覆,總是告訴大學伴們:「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跟我一起討論!」我將自己定位為大學伴們的共戰夥伴,在這十週中,走過疫情的居家授課、學生網路交友情感問題輔導、學習動機低落、課堂不專心、情緒的癥結、同儕間紛爭解決,沒有這群大學伴,就沒有帶班老師。能遇見負責任、教學上個個都認真投入的他們是我的榮幸,看見他們閃閃發光的樣子,是我的驕傲。在服務進入尾聲時,大學伴給了我回饋:「你是個很努力、細心又溫暖的人,雖然你總說這是你應做的,但我真的覺得你很了不起,真得全身心投入,用你的生命去影響了另一個人或一群人的生命!」未來,我會謹記這樣的鼓勵,持續用生命去影響生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敬恆帶班老師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還記得當初是正在寫溫馨小故事的大學伴,遇見了很棒的小學伴與帶班老師,也因緣際會轉換成「帶班老師」這個角色。起初,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帶領整個班級,後來,我總是跟大學伴說:「不用叫我老師啦!」在這個團隊中,比起一個領導者,我更想扮演一個像「酵母」的角色來陪伴大家,看著每個帶著溫度、互相陪伴與支持著彼此的大學伴,與小學伴們一起發酵出不同的小故事。或許從寫出一個溫馨小故事,到看著許多溫馨小故事在我面前發生,這就是我一年來最想記錄下來的溫馨小故事吧!
國立中興大學-吳東燦帶班老師
「耶~小學伴今天有理我了!」某次陪伴結束,有位大學生開心地跳到我身邊對我說了這句話,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好似有些苦中作樂,但我能從那位大學伴的臉上看見滿滿的喜悅! 在數位學伴中,總有許多這樣令人感動的瞬間,看著大小學伴彼此的關係慢慢建立,也看著彼此互相影響、學習,一同成長。很感謝數位學伴讓我有機會能和大小學伴一起經驗感動,讓我看見陪伴的力量。「以生命陪伴生命,以生活教導生活」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變成了我們的日常,為我們帶來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時刻😊。
國立屏東大學-葉佳妮帶班老師
自擔任帶班老師四個學期以來,除了參與多場系統教育訓練、工作會議以培養自身素養外,因身兼大學伴於第一線接觸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而更能以同理心輔導大學伴,並得以深刻理解計畫的核心價值。小學伴曾經對我說過:「姐姐!我嘗試了每一種你教我方式,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讀書方法!」當下我內心著實感動,教學兩端原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且改變的事情,並不只是小學伴的求學階段,更是她的未來。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我願在計畫中當一位灌溉者,期待小學伴向陽綻放,自己能夠懷有初心耕耘下去,成為學伴計畫中與夥伴們共同歡笑、進步的一份子。
國立高雄大學-蘇儀倫帶班老師
《說話的品格》一書提到「尊重,就是傾聽;真心,就是不找藉口。」尊重及真心不僅存在話語中,我亦在擔任帶班老師時,見其活躍於每時,穿梭於每刻,它就像領頭羊般,帶領著團隊前進,雖然在路途上難免會碰到困難,偶遇挫折,但我們總是用熱血面對。帶班這條路上,曾碰到小學伴對大學伴的關心不願給予回應,經過了解與討論後,大學伴將○、╳和△作為與小學伴溝通的媒介,並在日誌中寫下「尊重小學伴的選擇,把目標放在跟小學伴建立溝通橋樑,而非讓她開口說話。」大學伴發自內心的接納,散發了溫度亦暖了心,感動的時刻來臨,步伐亦輕盈。
靜宜大學-王千逸帶班老師
剛開始擔任數位學伴帶班老師心中是惴惴不安,因為不知道要怎麼跟大學伴溝通。當我想要對大學伴提出一些可以改進教學的意見時,就會擔心自己講話的方式會不會傷了大學伴的心。開始嘗試溝通後,發現大學伴們也想知道自己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只是一開始的不熟悉,不好意思向老師詢問。後來開始和大學伴們越來越熟悉後,我也開始把一些在教育學程中學習到的教學技巧,傳達給大學伴。看著大學伴的教材從難以辨認到清楚明白,讓我感到相當的欣慰。在過程中看著大小學伴也是從互相不熟悉到彼此信任,心中充滿著欣慰。對於大學伴的教材也讓我對於自我的教學方法有所啟發,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吧。很感謝有這個擔任數位學伴帶班老師的經驗,讓我對於教育這條路有更多的能量向前行。
正修學校財團法人正修科技大學-廖至中帶班老師
時間過得很快,從一開始的陌生變成了熟悉,看著大學伴一開始對教學上的困擾,在下課後含著眼淚告訴我自己可能無法勝任大學伴,到最後一堂課走來笑著告訴我下學期再見,這一路的陪伴以及傾聽的夜裡我深深記得…還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學伴與我討論課程內容時詢問我能不能輔導關於家庭教育的課程,隔週大學伴與我說因為那一堂課的關係改變了一個家庭本來僵硬的關係。用這一小段時間改變了一個家庭的故事,看似小小的力量透過數位學伴讓教學及輔導更加深深地烙印在人心。在夜裡,讓大學伴變成了小學伴的心中的一盞燈, 而這一盞燈隨著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國立臺東大學-陳雅柔帶班老師
參加了三學期的學伴計畫學習到的事物非常多,無論是在第一學期擔任大學伴時,學習如何和小朋友相處以及該用什麼方式才能讓小朋友願意聽 課做題目等等,而之後擔任帶班老師的兩學期更讓我收穫滿滿,除了要和其他 帶班老師及計畫助理一起合作外,同時注意大學伴們的各種狀況並給予幫助,也要和小學端聯絡,了解小學伴們的學習狀況等等,接受到的挑戰雖然比之前擔任大學伴來的更大也更累,但當順利的幫助大學伴解決問題時,帶來的成就感以及快樂足以讓我徹底遺忘擔任班長的疲憊與壓力。很開心有機會可以參加學伴計畫幫助小朋友並擔任班長協助大學伴們。
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張芝菱帶班老師
我相信「教育能改變生命」並以陪伴、愛護、關懷的心和小學伴、大學伴一起成長,大一時以大學伴的身份致力於數位學伴計畫,在這過程中讓我了解偏鄉教育是多麼的重要,因偏鄉差距,孩童的學習狀況不一,通常需要付出更多的關懷和耐心,只要用心陪伴並專注聆聽,願意付出時間陪伴,小學伴會漸漸被感化、漸漸感動,並提升自信心。大二時,參與身分從大學伴轉換到帶班老師,這期間看到大學伴與小學伴的互動,我發現溝通、了解、尊重、友善缺一不可,帶班老師是重要的溝通橋樑,需要與大學伴和國小帶班老師交流互動,很感謝數位學伴計畫,讓我有學習的機會,也讓我體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溝通。
中原大學-林芷彤帶班老師
從大學伴的身分轉變為帶班老師,就這樣帶班帶到畢業,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像是給予不知道怎麼和小學伴相處的大學伴一些建議、利用自身經驗幫助不知如何準備教材的順利進行課程、在大小學伴情緒不穩的時候擔任溝通橋樑,還有突破自我,協助開課前的一系列訓練…等等,是成長,也是收穫,這些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禮物。感謝能參與這個計畫,每年獲得的感動與回饋超乎所想,一直以來很喜歡一句話:「用生命改變生命」,不論是甚麼身分,是小學伴、大學伴還是帶班老師,每個生命故事都不同,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同。人與人之間的陪伴相處與相互扶持是現在的一脈相承,程接著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我很期待,期待這個世界可以因為每個人的付出而變得更美好,期待撒種的收割與真實領受,期待曾是接受者的也能成為散播著感動的給予者,期待一步一步的努力帶給更多人機會與深刻感受,讓生命因著付出,而更加富足。
致理學校財團法人致理科技大學-陳以佳帶班老師
在擔任帶班老師期間,學習到與大學伴不同的視角來看數位學伴,大學伴所關注的事項為小學伴為主,而帶班老師則是以大學伴、小學伴、並且須密切與國小端的老師及數位學伴助理聯繫,從中能讓我習得問題解決之能力、與大學伴建立良好關係等等,從數位學伴中學習到的能力,能讓我應用在各方面,例如:在實習上能將這些技能應用在與國小學童相處互動上,幫助學童解決衝突,並且和他們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參與數位學伴讓曾擔任大學伴及現在擔任帶班老師的我,獲益良多。
朝陽科技大學-徐佳彣帶班老師
從擔任大學伴到成為帶班老師,數位學伴計畫幾乎縱貫了我大學四年的生活~一開始加入計畫只是單純想說可以在學校有一份遠距教學的經驗,恰巧當時的寒暑假也都有安排科學營隊的工作;便開始與教育擦上一點點的邊。學伴計畫每學期只有十堂課,但總是會留下不只十堂課的記憶!甚至會在一些意料之外的時機爆棚,最令我感動的是,大學伴們總會說:「我的孩子今天表現得真好」、或是「今天孩子比較喜歡我隔壁的大學伴」…大家都會默默把小學伴直接當成自己的孩子照顧~~記得有一次去相見歡,剛好學校最近讓小學伴去參加縣級的比賽有得獎,主任便讓小學伴表演;我們家的大學伴各個拿出手機要搶最佳家長席~在開小組會議的時候更像是家長群組大會,會一起討論如何帶領這些孩子是最好的。在這裡,每個孩子,包括每個大學伴都是獨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性格跟模樣,互相交錯之後就會擦出各式的火花!!或許時間不多,但我總會期許這十堂課,大家都可以在彼此的生命中塗一抹彩色的註記。最後,我很感謝一路以來一直支持我的暨大數位學伴計畫團隊,大家都好棒!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温嘉琪帶班老師
遙想當年,我還是位小學伴當時, 總是疑惑著:為何大學伴身後會有1-2人, 在後方走動著。上了大學後,才知道那位神秘人物,原來,是默默守護著我們上課品質的帶班老師。自己當了帶班老師後,才瞭解其重要性,如果,大學伴是第一線接觸小學伴的騎士,那我們就是在後方進行補給和支援的軍師,我們得需深入瞭解小學伴的特質及學習狀況並和大學伴討論並且積極改善當前狀況。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進後,不論是我們帶班老師或是大、小學伴彼此都有所成長。在暑期小學堂中,由於平常的關心,因此,在帶小學伴方面,我很快地熟悉如何引導及與小學伴們互動,我們共同分享許多參與數位學伴及學習的經驗。當他們得知「我是那位在後面走動的神秘人物」後,他們又驚又喜的感覺,果然,小學伴們對於內心所的事物,都如此雷同,讓我與小學伴有股莫名的共鳴!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廖春暉帶班老師
現在回想起來,從剛加入學伴時的不安徬徨一路到現在獲獎受到肯定,真的是滿滿的感動。「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直時有耳聞的這句話在最初的大學伴到後來帶班老師,身份轉換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不僅手邊的業務量增多了,更要同時掌握眾多大、小學伴的教學、學習情況,適當的給予提議和指正,也感謝這過程中不吝給我指教的前輩、師長,各位都促使我成為一個更成熟的帶班老師。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學伴時所帶的第一個小朋友今年也剛好跟我一樣畢業了,期許我們彼此都能夠朝向自己想要的未來發展。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連展億帶班老師
曾遇到一位大學伴,對他而言,每次上課有如背著十幾斤的負擔。在開學的第一次上課,上完神情挫敗的說「我真的不會跟國中生講話」,我當下只能無措的寬慰他,後來每次上完課我都會去關心他,聽他說他的煩惱,與他分享我的方法,後來他們的疏離感逐漸減少,某次他悄悄地說,小學伴分享了事情給他 ,雖然他極力壓抑自己的嘴角,但他周身洋溢著幸福。而我也在過程中更了解大學伴的想法,以及該如何去幫助他們。突如其來的困難,該如何去面對及處理,這是我加入偏鄉課輔中學習到最重要的事,感謝在這兩年中遇到的所有人與事,尤其是幫助我的師長、學長姊、朋友們與學弟妹,他們給我支持下去的能量,也因為他們所以我很慶幸我有來到這裡。
國立聯合大學-王心妤帶班老師
擔任帶班老師這一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大學伴,他每堂課都會看著他拿著筆記本,一邊教學一邊紀錄小學伴的弱點與喜歡的內容,下課時也會與我討論該怎麼設計教材才可以讓小學伴更有意願投入在課程中。我利用看過不同類型的教材與教學內容的經驗,幫大學伴分析他的課程方向,漸漸的,小學伴投入在課程上的時間越來越多,大學伴也越來越有自信在教學上,每次課程結束時,大學伴都會與我分享今天小學伴又進步了多少。學期結束時,大小學伴開心地互道再見,他們臉上的笑容,讓我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心思似乎也收到了回報。
義守大學-張睿君帶班老師
擔任督導期間也繼續擔任大學伴,扮演的角色不同,責任也不同。很開心在計畫過程中多了23位戰友,我們一起為小學伴共同努力。希望自己可以讓大學伴們感受到我的角色不只是規範他們,更能像朋友一樣聊著什麼方式對小學伴來說會更好。所以當期末看到大學伴給予的回饋:「很喜歡待在富里國小呢,謝謝督導!」除了覺得目標達成,也覺得辛苦值得了!而在這期間也有需要再督促自己的地方―固定時間回覆完日誌,讓他們能在下堂課前調整教學方式,對我自己的成長也是一大進步。希望我可以帶著大學伴們的建議,融合自己的想法,繼續精進並保持初衷。
國立東華大學-陳薏茹帶班老師
「今天上課狀況怎麼樣?」「我的小學伴今天阿…」聽著大學伴們的課間煩惱,給他們建議,再看著大學伴們成長,這就是一個帶班老師的日常。有些小學伴比較頑皮,有些是小天使,遇到各種各樣的小孩,大學伴要去思考怎麼能吸引小學伴的注意力,當大學伴卡關了,我會跟他們分享,如果是我會怎麽應對,該怎麼改變上課方式。當大小學伴的感情越來越好,來找我分享喜悅,那是我最開心的一刻,代表我真的有幫助到他們!有時看著一些迷茫的大學伴,對做教材、上課失去熱情跟動力,我都會拉他們一把「想想還在那個年紀時,你是怎麼樣子的?」以小學伴的立場去想一遍課程內容,會發現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是喜歡上點有趣的內容,引導大學伴們思考,而不是直接教他們怎麼做,在這之中,我又學到了好多好多。加入數位學伴兩年時間,回顧起來驚覺自己的成長,從前是找帶班老師解惑的大學伴,現如今是幫助人的帶班老師,身份的轉變代表著一種傳承,於我而言,努力做到好,後輩們也會跟上腳步的,正如我現在正追逐著前輩們一樣,看著他們的背影學習著、成長著。
東海大學-梁又文帶班老師
看著帶的兩屆舊的小學伴畢業了,他們依依不捨的說再見,有的小學伴用唱歌的、用跳舞的、用畫圖的跟大學伴感謝,還有一個小學伴大家都下課了,因為打字很慢,跟我說:『老師可以等我嗎?我想用打字的,打給我的大學伴!』看他小小的指頭在 鍵盤上一個一個敲入 注音符號,把想跟大學伴說的話打在簽到表格裡面,在旁邊 看的我真得很感動,看到有一顆柔軟感恩的小孩在細心的打感謝的字,螢幕打了『謝謝老師!讓我功課進步很多,我不乖你耐心教我,謝謝老師!』幾個字花了將近二十分鐘, 打完,我把最後 一盞留給他的燈關上了,還是能清清楚看著 他臉上帶著滿足開心的笑容離開教室,看著這一幕幕美好 感動的 畫面,是讓我想一直想帶下去的原因,因為生命正在 成長,不忘 『以生命陪伴生命,以生活教導生活』計畫的初衷。
宜蘭縣南澳鄉南澳國民小學-漢毓馨老師
「數位」是工具,「學」是目標,「伴」是最深層的關懷。參與數位學伴的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更多陪伴者,除自我成長外,也擁有學習楷模,進而讓大小學「伴」的人生更加豐富、充實。申請至今總共五個學期的課程,孩子們從一開始的「為了一個晚餐便當」留校上課,到現在是期待著能認識新的大學伴,期待著每次課程的學業與心靈收穫。藉由數位學伴課程,孩子有機會重新學習在平日課堂中沒有學好、概念不清或學習障礙的部分,也能有專職的大學伴協助解決課業問題、分享生活點滴。很多小學伴因為上了數位學伴課程,對自己的學習更有自信,成績也有所進步。感謝參與計畫的各位!讓孩子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
苗栗縣獅潭鄉永興國民小學-包智仁老師
每次看到電腦裡的大學伴帶著小學生開心的學習,或是小學伴跟大學伴撒嬌的情形,心裡總有一份莫名的感動。小學伴們會把心事告訴大學伴、寫卡片感謝大學伴,也期待收到卡片和禮物,這種期待的心情,讓學習更加有了動機,我想這也就是數位學伴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期待數位學伴計畫能持續下去,讓小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學伴計畫讓小學伴的學習不會有壓力,小學伴可以自在的學習,而且是一對一的完全陪伴,大哥哥大姐姐也成了小學伴的偶像、學習的目標,這是個很棒的學習模式,所以我會繼續申請學伴計畫,讓孩子們可以享受學習、樂於學習。
彰化縣福興鄉日新國民小學/福興數位機會中心-黃兆永老師
數位學伴提供給大學伴、小學伴、帶班老師、學習端老師一個互動成長的平台,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你高我便退去;你低,我便湧來;你動,我便隨行。
感謝成功大學數位學伴帶班端團隊的努力與協助,讓紀安國小的小學伴,在五月份的學習能力檢測成績大放異彩,甚至有小學伴每一個測驗科目均達到99PR值。
帶班工作時間是緊湊的:排除硬體故障、幫助小學伴能投入課堂學習,還需利用課後時間輔導小學伴的學習的態度,雖常感到鬧心,但是看到大學伴們對待小學伴那種「聊天懂你、說話忍你,心理有你,學習幫你」各種關懷的畫面,還有小學伴的學業及學習態度,隨著計畫的進行能日益的成長,覺得這一切的努力與付出終能幫到孩子們,賦予了數位學伴計畫更正面的價值,既成長了自己也成就了他人,覺得格外有意義。
臺南市麻豆區紀安國民小學-黃孟儒老師
我在帶班歷程中深刻體會陪伴與成長對孩子的重要性,而將此作為核心價值的數位學伴計畫,不侷限於課業,不啻讓每個人都在其中持續相互影響、成長與變化,亦從中獲得滿滿感動!
記得有位相當害羞怕生的學生,因家長上班晚回家,故參與學校各項課後活動。某次伴學時,他無意間與大學伴談及母親因出國而離家較久,並因此潸然淚下,令大學伴一時不知所措,然在持續陪伴後學生情緒恢復穩定,也笑逐顏開順利結束課程;日後亦明顯觀察到學生在大學伴的伴學下可更獨立處理情感及學習與他人交流,大學伴也變得更有自信及能靈活應對各式課程狀況。
屏東縣恆春鎮大光國民小學-鄔子奇老師
從100年9月開始負責數位學伴計畫至今已經過9個學年度,先後與暨南大學及東海大學合作,自己也 二所偏鄉學校,雖然身份上有所轉變,但卻始終與數位學伴計畫分不開。或許是這種緣份,讓我對這個計畫更有所期待。面對下課時間到,卻不想下課回家的小朋友們,我的內心充滿無法言喻的喜悅。因為對小學伴來說,每一次的上課都是一種成長,他們滿心期盼這一節課的到來,依依不捨的和鏡頭前的大學伴道別。在一次次的教學回饋中,修正自己的態度和精進自己的能力。小學伴一點一滴的成長,就是我感到最開心的事。
彰化縣溪州鄉水尾國民小學-莊鎮嘉老師
即將畢業的孩子們拿著畢業記念冊來給我填寫,過程中與他們聊到對於未來的期望,其中有個孩子開心地說到未來他想要當個網紅。對於這個熟悉又有點陌生的職業,我立馬變成了一位學生,仔細聽著他對於未來的規畫與描述。好奇的我問他,怎麼會對於網紅的工作這麼瞭解,原來是他上數位學伴時,大學伴教他的。聽著他滔滔不絕地說著以後的夢想,看著他眼中發散出的光芒,我相信他已經找到他未來的方向。就算他未來的夢想改變了,我知道他也一定有勇氣繼續朝著他的新夢想前進。數位學伴給孩子的,不是只有課業上的幫助。同時也給予孩子們走向未來的勇氣。
臺南市七股區樹林國民小學-李易璋老師
數位學伴計畫是偏鄉孩子的禮物,除了大學伴充滿熱忱的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獲得一個良伴,陪他們學習與成長。建新的孩子很多都沒有補習,在課業上只能自己摸索來學習,家庭功能也不佳,回家無人指導課業,因為計畫,小朋友多了一個大朋友來陪伴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他們感覺新鮮,也提昇了學習動機。孩子們在與大學伴的良性互動中,像朋友一般,雙方教學相長,學會了珍惜、感恩與尊重。感謝之前合作的夥伴大學,以及這三年與我們合作的東海大學與大學伴們,因為有您們的付出,讓我們的孩子有大夥伴可以共同學習,並有機會接觸多元有趣的課程,收穫知識與歡笑,滿載而歸,也讓我在教育路上能秉持初衷,盡力照顧好每個孩子。期盼未來持續參與數位學伴計畫,陪伴建新的孩子,豐富他們的生活。
彰化縣芳苑鄉建新國民小學-謝心瑜老師
服務數位學伴計畫近四年,很贊同也很感謝這個計畫的主旨及帶給學生的陪伴與影響。 屬偏鄉的雙溪多數小孩都是隔代教養,本校並加入慈輝班學生參與計畫,學生的其家庭功能較偏弱,間接較少花心思在課業之上,在地學生也因為地方關係,能接觸的資源有限,缺乏多元刺激與機會去認識與學習其他才能。透過數位陪伴,感謝大學端把多元課程帶入雙溪,無形中帶給學生的影響跟改變可以是很驚人的。學校透過帶班跟大學伴給予的關心,把回家後無所事事甚至遊蕩在外的學生拉回了學校。本校有多位學生長期穩定參與數位學伴計畫,對於他們來說,數位學伴已昇華為一項心靈上的寄託,每週都會期待大學伴帶來的新課程,也很期待與其分享自己在學校遇到的大小事。感謝數位學伴的多元學習計畫,讓雙溪孩子能有更多元的學習項目。
新北市立雙溪高級中學附設國中部-張競之老師
班上學生落在三到五年級之間,每位學員都有其各自的特色,是個聚集各種特色的班級,但也因著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才能使課程碰撞出創意的火花,也從多元中學習理解包容。在這二十堂課中,也看見了很多成長,不管是在小學伴身上、大學伴身上,甚至是我自己身上。例如最開始的時候有小學伴非常害羞、不太說話,上課的時候四處張望,包括大學伴也有點擔心小學伴之後的上課狀況,但調整了教材的呈現方式,以及和小學伴的溝通之後,小學伴開始能專注在眼前的螢幕上,配合度也越來越高,期間大學伴展現的熱情、耐心與用心,都是值得學習的。
透過數位學伴遠距教學計畫,會發現小朋友在學習的動機上得到強化,因為想要給大學伴展現學習的成果,在課業上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因為對大學伴分享的事物感到好奇,自己又額外再去鑽研;因為大學伴的分享,對自己的所學與課堂外的經驗又有了新的連結。雖然知識面很難在一週僅僅三個小時的時間中得到提升,但卻能在動機面得到大大的強化,這些動機可能是從大學伴身上出發,又或者在開始主動學習之後,在過程中又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動機。不論是何種動機,都能強化學生在主動學習上的意願,而能培養出自發、互動、共好的素養,讓學習落實於生活,培育未來在等待人才。
嘉義縣竹崎鄉圓崇國民小學-林柏宇老師
巧緣下的接觸,展開一段你我的旅程,開學前,整理了學伴資料,從家庭背景到孩子習性做了一些初步的瞭解,做為未來陪伴的助力,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老師!還真有點不習慣,老師!老師!鴨子活著的時候都沒有名子,死後一堆名子,才正在思索著,腦海瞬間跑過了一隻隻薑母鴨、鹹水鴨、北平烤鴨想到我都肚子餓了,學伴用了幽默風趣的方式迎接了我們的第一次相遇,上課的第一天像極了戰場,因為學伴對課前系統登入裝置與課後自我管理機制都沒有一個架構,經過一學期的洗鍊,這時我正思考著要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未來,到了第二學期,每一堂課都會重複引導學伴操作登入系統,課程中如遇撥放裝置故障也能漸漸自我判斷處理而不是感到慌張,課後會透過後臺管理系統了解孩子的上課品質從旁督促給予呵護,下課後會親自將你們交回家長手中,哪怕是最後一個小小的步驟,我也要讓你平安回家,謝謝你們的出現賦予了我很多角色,讓我在耕耘的過程裡,更學會了欣賞!
金門縣金湖鎮塔后社區發展協會/金湖數位機會中心-蔡詠蓁老師
第一次參與數位學伴帶班時, 我總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幫助大學伴們和小學伴們搭建美好的學習橋樑,所以我給自己的期許,要讓小學伴和大學伴們的學習是,時而如師的教導,時而如兄或姐的關心,時而如友的交心;在尊重與嚴肅之中,不失輕鬆與自在的;在言談與說 笑之中,不忘學習與成長。這就是我想要小學伴和大學伴們學習上互相扶持的「亦師亦友」關係。
讓我最記憶猶新的是當時班上的一位小男孩,他的個性單純,永遠不會去想太多,但是他的學習心態卻是極為消極,明明在別人看來還充滿了可能和希望的年紀他自己卻總是覺得沒有希望,可是他藉由「數位學伴」 大學伴們充滿熱忱和不放棄的引導,讓這位孩子的未來除了打零工, 還有更多可能與未來規劃,這也是讓我在「數位學伴」擔任帶班老師 堅持下去的主要原因,它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與他們年齡相當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陪伴開導,幫助到這些偏鄉的孩子們。 執行帶班中,從中感受到大學端大哥哥與大姐姐們都與小學伴建立良好的學習互動情誼,尤其是大學伴們在備課的教材準備上都相當用心,小學伴們都很期待每次線上相見,印象最深刻就是相見歡時真實見到大學伴時小學伴們可愛的小臉上雖羞澀卻難掩內心的興奮,你們的努力提升了偏鄉學童的學習意願及讀書興趣謝謝大學端全體帶班老師盡心盡力耐心的教導我們這些有時可愛又調皮的小學伴,也很謝謝執行「數位學伴」這整個計畫的團隊,讓我們這些偏遠地帶的孩子,藉由「數位學伴」見識到的視野更廣闊,沒有把自己的世界偶限在小小的生活環境中,而我也是此計畫的受惠者,也都在這當中成長與進步,彼此教學相長,感恩有您們大家的付出。
雲林縣四湖鹿場國民小學-王雅虹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