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則 / 總共19則下一頁 》
常見問答
Q1:114年國民中小學實施計畫 徵件說明會說明會提問及回應一覽表
114年國民中小學實施計畫 徵件說明會提問及回應,請點選 下載
Q2:數位學伴跟雙語學伴的差異?
一、「數位學伴計畫」為大學伴與偏遠地區中小學生的1對1課後學科學習,內容包含國語、英語、數學及運算思維等。
二、「雙語學伴計畫」則是大學伴與全國中小學生(包含偏遠地區)的一對多課後語言學習,內容以議題作為語言練習的主題。
Q3:使用什麼程式進行課程?
使用Microsoft Teams程式,搭配線上互動學習資源、線上語言學習資源進行課程。
Q4:本土語方案有哪些語言類別可申請呢?
申請本土語方案,可選擇臺灣台語、臺灣客語、臺灣原住民族語進行線上語言課程。
Q5:學伴組長可以是大學伴嗎?
學伴組長可以是資深大學伴,也可以是一般的學生。但大學伴與擔任組長時間不可重複。
Q6:若有師培生參與,可以抵他們教學觀摩的時數嗎?
由貴校的師培單位自行認列,本計畫沒有相關規範。
Q7:請問學校有申請學習扶助是否就無法申請此計畫?
不是,有申請學習扶助也可以申請,但請評估時間及學童需求,最後會按計畫書所列之優先序進行排序。
Q8:本計畫的申請語言方案,可否同時申請本土語及英語呢?
學校可申請英語方案、本土語方案及本土語及英語方案。
Q9:每學期的10週課程能否採隔週上課的方式呢?
本課程為兼顧學童的學習成效,每週上課2次,共計10週。
Q10:如何安排班級人數?
以2~5位小學伴為1組(同組學童年段及目標語言程度需略同)與1~2位大學伴配對。
每5~15位學童(約1~3組小學伴)為1班並安排1位督導教師。
Q11:授課使用設備為何?
學校可彈性選擇電腦桌機、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為使用設備。
Q12:國民中小學和夥伴大學的合作方式為何?
媒合後,國民中小學和夥伴大學採協同合作機制,國民中小學提供學童之學習需求及調查,以利夥伴大學進行評估,並與夥伴大進行媒合後工作會議規劃當年度計畫合作方式。
Q13:雙語課程的規劃內容為何?
將19項議題、SDGS融入雙語課程,是以語言引導學童探討議題的課程,不會有額外的課後作業(非學科式授課)。
Q14:在一堂課中,是否同時使用本土語及英語進行教學呢?
一堂課程以一種語言教學(本土語或英語)為主,不會在一堂課同時教導本土語或英語兩種語言。
Q15:同一班的學生可否混齡上課呢?
服務對象為3~9年級的學童,可混齡上課,學生年段相近者或目標語言程度略同者一班,在媒合後,可與夥伴大學討論如何分組。
第 1~15 則 / 總共19則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