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的核心價值,落實計畫兩大主體—大學伴及小學伴的陪伴與學習,培育大專校院學生自我管理、社會服務、品德提升與數位關懷精神,透過網路及線上學習平臺,運用資訊工具與資源導入教學,協助建構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與大專校院合作輔導機制,為偏遠地區的學童打造更多元的數位學習與環境,藉以提升學童學習興趣及關懷學童身心平衡發展。另鼓勵教學端導入一對多模式多元課程,增加學童多元發展與視野,並鼓勵學習端參與學校使用因材網,以利瞭解學童學習成效。
實施流程
- 學習端 ( 小學伴 )各縣市符合109年國發會鄉鎮市區數位發展分類結果分群2至分群4之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在學學童,以3至9年級為主要對象。
- 教學端 ( 大學伴 )認同數位學伴計畫以「生命陪伴生命,生活教導生活」的核心價值,且願意參加培訓、研習、備課、投入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之大專校院學生。
【圖 數位學伴計畫實施流程】
數位學伴計畫實施流程包含「計畫申請與核定」及「教學品質管理機制」。透過夥伴大學(統稱教學端)與偏鄉地區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統稱學習端)雙方合作,達到合作共識與機制執行,落實計畫實施,以發揮一對一陪伴與學習之精神。
實施流程圖依據學習端與教學端角色與分工,共有十三項流程,依序為:
一、偏鄉地區國民中小學及夥伴大學實施計畫申請
二、初審- 國民中小學由縣市政府審查,夥伴大學由學者專家審查
三、複審- 由教育部複審及核定
四、夥伴大學實施計畫書修正、教學端與學習端數位環境盤點
五、教學端與學習端進行「學習端實地訪視暨工作會議」(含環境建置)
六、教學端與學習端建立帶班管理機制。學習端進行學童需求調查、教學端進行大學伴招募
七、大、小學伴配對
八、大學伴教育訓練,並將學童需求調查導入
九、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期間,教學端與學習端進行帶班現場管理與觀察
十、課後- 學習端帶班老師填寫帶班日誌及回復教學日誌;教學端帶班老師帶班日誌填寫與回復、大學伴教學日誌填寫與回復、教學教材與錄影檔檢核
十一、依據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狀況,由學習端師長輔導小學伴,教學端輔導大學伴
十二、教學端進行月報填寫及成果彙整。每年於5至6月進行各角色問卷調查
十三、教學端與學習端每學期末進行計畫成效分析與檢討,並於新學期滾動調整
課程模式
以「集中管理式」上課,藉由視訊設備與線上學習平臺,讓教學端(大學生)與學習端(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學童)以定時、定點、集體方式,以學童學期在校上課時間放學後的時間為主,共計20週(上、下學期各10週),每週2次,每次2堂課,每堂課以45分鐘,每次共計90分鐘,進行一對一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大學伴依據小學伴學習需求規劃課程內容(有:國語、數學、英文及其他科目等),並於課後填寫教學日誌。小學伴藉由線上學習解決課業問題及生活分享,並於課後填寫學習心得。
鼓勵教學端導入一對多模式多元課程,增加學童多元發展與視野,並鼓勵學習端參與學校使用因材網,以利瞭解學童學習成效。
【圖 數位學伴計畫線上環境與設備架構】
大學伴(夥伴大學的大學生)、小學伴(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的學童)運用電腦,以及繪圖板、耳機麥克風及網路攝影機,透過線上學習平臺串起雙方線上即時陪伴與學習。
【圖 數位學伴計畫執行團隊運作架構】
數位學伴計畫由教育部統籌指導,並由各縣市政府支援與督導國民中小學/數位機會中心(統稱學習端),以及由數位學伴營運中心輔導夥伴大學(統稱教學端),以穩定學習端與教學端計畫執行與教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