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展開漢堡選單
教育部數位學伴計畫 LOGO
傑出人員選拔 歷年校數/人數 溫馨小故事 精選照片 活動成果/大事記 影音成果
:::

【相見歡】【興大x羅浮高中、永安國中】大小學伴相見歡:微光交換所──發現彼此的特別之處

發布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活動日期:114-04-26 10:00–17:30
活動地點:國立中興大學人文大樓

活動內容:

1.活動流程概述:

  • 10:00–10:30|破冰交流-「我是誰?」:小學伴與大學伴在輕鬆的引導下完成分組認識活動,透過寶可夢掛牌配對與隊徽儀式,促進熟悉與安全感建立。
  • 10:30–12:00|探索亮光-「我的故事」分享與互動:活動設計以劇場引導(身體定格、角色走路法)、便條亮光認識,引導學伴探索自我與彼此的特質,並透過隊內共通點挑戰與隊旗創作,加深小隊連結。其中遊戲結合「跨語言與跨文化思考」讓羅浮高中分享自身所學「原住民族族語、原住民文化」結合國際視野與國際語言,探索不同文化與不同語言的「主體性」與多元且流動性的特質
  • 12:00–13:00|彼此陪伴-溫暖午餐時光:小隊共享午餐,進行交流與信任建立。
  • 13:00–15:30|共創與學習-合作任務挑戰:以團隊合作形式進行共創任務,讓「大小學伴回歸平等學習者,面對未知共同自主學習尋找任務解答」,進行「立體裝置、影片拍攝、劇場表演」相關藝術創作與跨齡共學。
    (中間休息時間搭配下午茶──興大鮮乳冰淇淋,瞭解中興大學以農立校與各學院之特色。)
  • 15:30–16:00|生命的禮物-感謝與回饋儀式:引導孩子透過「亮光小卡」書寫,表達對今日互動對象、大小學伴的感謝與感動,並由主持人抽卡朗讀部分內容,進行全場的情感迴響與收心。
  • 16:00–16:30|珍重再見,期待線上再見!:大學伴陪伴小學伴一同走到中興大學校門口送別到最後一刻,約定好未來要在線上一同認真投入學習。
  • 16:30–17:30|小學伴實體學習觀察紀錄:大學伴協助場復後,協助線上填寫「小學伴實體學習觀察紀錄表紀錄今日小學伴投入學習狀況與個人特質延伸紀錄。該資料將同時典藏於本校「小學伴學習需求個案管理資料庫」當中,提供未來大學伴教學備課參考。

2.活動特色與學習重點:

結合感官劇場元素、藝術活動與科學合作任務,深化孩子自我覺察與人際互動經驗,實踐「學習不是單向給予,而是雙向啟發」的理念,大學伴與小學伴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活動設計重視引導語與情感轉場,營造安全、有趣又有深度的學習氛圍。

執行效益:

  本次「微光交換所」相見歡活動以情感教育與主動互動為核心,結合「原住民族族語、原住民文化、語言主體性」設計活動。透過大學伴活動回饋指出本次活動成功促進大小學伴之間的理解、信任與正向交流

  活動透過設計分齡適切的劇場引導、敘事任務與合作挑戰,小學伴展現出積極參與、表達自我與主動傾聽的能力,亦於卡片書寫與分享環節中表達出對大小學伴的真摯感謝與肯定。大學伴透過實際的教學互動與陪伴歷程,更深入理解溝通技巧與情感回應的重要性,並反思自身在關係中的角色與影響力。多數大學伴回饋表示,原以為自己是「給出光」的一方,實則在孩子的回應中獲得了反饋與溫暖,體會到「陪伴是雙向的照亮」。整體活動不僅透過活動設計讓「大小學伴回歸到平等點進行未知的好奇學習」以促進跨齡共學,也在「被看見、被肯定、被理解」的歷程中,建構出小學伴們自我價值的起點,實踐了數位學伴計畫「互惠學習、深化連結、生命陪伴生命」的核心精神。

  活動效益除了本學期後續的5-6週線上課程更順利融洽之外,亦透過大學伴該日協助線上填寫「小學伴實體學習觀察紀錄表」,紀錄今日小學伴投入學習狀況與個人特質延伸紀錄,將該資料將同時典藏於本校「小學伴學習需求個案管理資料庫」當中,延伸至未來學期提供續任與新任大學伴教學備課參考。

羅浮高中小學伴大合照

永安國中小學伴大合照

小組表演藝術成果發表合照

大小學伴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