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伴教育訓練】114年數位學伴計畫-期初教育訓練I
發布單位:國立臺東大學
活動日期:
114-09-20 08:30 ~
17:30
活動地點:國立臺東大學 圖書資訊館 颯德固講堂、C119電腦教室、D301電腦教室、D302電腦教室
訓練類型:基礎,數位,教材教法,知能輔導,典範學習,社會議題
培訓內容:
- 議程一、線上資源課程
科技遇上陪伴:伴讀路上多一雙翅膀 - 均一教育平台融入數位學伴實作
- 講師:均一教育平台基金會 師培與政策發展組/ 王思樺 老師
- 課程內容:自均一教育平台創立以來,便以「讓每位孩子無論出身皆能成為終身學習者」為願景,並透過科技與合作,提供免費且優質的個人化學習內容與環境。在培訓中,老師引導大學伴建立個人帳號,學習系統操作及教材應用,使其能作為備課工具,並成為孩子的學習夥伴。最後,老師將大學伴的提問整理於 Padlet 上,系統化地彙整教學建議,提供實質回饋與提升。當天大學伴於 Padlet 上的好奇與疑問也被收錄,並獲得講師以自身伴讀經驗為主的分享與回應。
- 議程二、輔導課程
- 各校師長課前小叮嚀
- 講師:
忠孝國民小學 / 安真瑩 主任、蕭榮達 老師、洪婕庭 帶班老師、
卑南國民中學 / 游士傑 老師、羅佳妮 助理、耿惠慈 帶班老師、
豐田國民中學 / 黃渟淯 老師、宋品臻 帶班老師、
池上國民中學/鍾婉玲 帶班老師,每場次都由帶班老師與各校師長主持師長小叮嚀。
- 課程內容:邀請各校合作端師長於叮嚀時間分享學校特色與計畫期許,並就小學伴的個性、學習狀況、家庭背景與互動偏好等逐一說明,同時提供教學技巧與建議,將學童需求納入教育訓練規劃。也建議大學伴於第一堂課依相關資訊設計各科前測,題目可下修二至三個年級,以確認小學伴的迷思概念,方便後續課程更貼合其學習需求。
- 議程三、數學課程
數學PCK初探 - 講師:康樂國民小學/羅云君 老師
- 課程內容:以國小數學「小數點」為例,說明小學生常見的數學迷思概念。根據南一版 3–6 年級課程可見,小數點屬於連續性概念,其教學目標與方法需依小學伴的學習程度調整,並針對特殊情況設計應對方式。云君老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提出引導迷思概念及教材設計的建議。課程同時規劃新進與續任大學伴分流,邀請資深大學伴分享以往遇到的小學伴迷思與教學經驗,再由云君老師統整、解答與討論;另外,針對新進大學伴,推薦線上資源與優良教材,並於現場設計第一堂課的教材,由助理及帶班老師提供協助與指導,同時提醒教材設計技巧與資源應用方式。
-
- 議程四、基礎課程
初任大學伴的我,可以怎麼做? 疑難雜症大補帖 - 講師:國立臺東大學/洪婕庭 傑出帶班老師
- 課程內容:在課前會詳細說明相關規定,並從第一堂課的規劃開始,逐步提醒大學伴教材設計的原則與互動方式,並鼓勵善用線上資源,使課程更豐富多元,期盼大學伴能用心準備教材並陪伴小學伴。針對教學現場的問題,講師憑藉豐富經驗,從學科內容、補充教材、興趣主題及想傳達給小學伴的訊息進行分層,深入解析如何設計課程與傳遞教學目標,並逐一說明現場常見問題並提出具體建議。最後也以「如何成為一位大學伴」作結,不僅給予方法上的指引,更給予心靈上的鼓勵,提醒大家盡力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