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也需要信心
【國立臺東大學】
發布日期:114-05-15
當我知道這學期要接的科目是數學時,內心感到非常焦慮與緊張。因為自己在數學方面並不擅長,連基本的算術也需要花較多時間理解與計算,所以對於要教小學伴數學這件事感到很大的壓力。雖然在期初的教育訓練中,老師分享了許多教材設計的範例,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但我還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對於製作教材與規劃課程都感到困惑,對自己的教學能力也缺乏信心。第一次上課前,我感到非常害怕,怕自己的不足會影響到小學伴的學習。想到自己的數學底子不好,就很擔心無法回答學生的問題或是清楚講解觀念。面對這樣的挑戰,我知道自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除了加強自己的數學能力,也要多參考其他大學伴的教學方式,希望可以在許多次的嘗試與修正中,慢慢建立自信,讓我的小學伴能夠在課堂中學習到東西。
第一次上課時,因為準備的教材太少,所以還沒下課就已經把準備好的教材內容上完了,讓我感受到備課不充分所帶來的壓力與不安。經過這次上課經驗,我意識到教材的充實與課程節奏的掌控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以我拉長備課時間,花更多心力在準備教材與熟悉教學內容上。隨著每一次的上課,我不斷調整自己的教材,根據小學伴的反應準備教材。透過許多次的準備與反覆的修正,我慢慢掌握了教學的訣竅,能更有效率地安排時間與內容,讓上課的時候可以更流暢。隨著經驗的累積,我也慢慢建立起自信,不再像第一次那樣緊張。現在在上課的時候,我可以自在地與學生互動,對於課程的掌握也更成熟,這讓我知道教學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與成長的過程。